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行业新闻>“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6-04-29 点击数:4737

来源:凤凰艺术


 


2016422,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高显莉,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著名专家学者四十余人。

 

论坛围绕着工艺美术如何传承工匠精神这个主题展开,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工匠精神的本质,当前中国工艺美术在生产与创作等诸环节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形势与工匠精神的传承,以及人才培养等重大的问题。


 


连辑院长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时代背景。当下,用技术代替艺术,用机器代替手工,用共性代替个性,用数量代替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加工,使产品越来越冰冷。具有文化内涵的生产被边缘化了,使得‘工匠精神’没有了市场。”

 

“我认为,‘工匠精神’的提出高度契合了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战略,使得评价产品的好坏,不再以机械化生产程度的高低来评判,而是要看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看产品的人性、产品的温度,看产品的活着的灵魂,这些都有了,产品才能有‘品质’。这里的‘品质’更多的应该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精致文化的回归。中国是一个很精致的国家,我们现在提‘工匠精神’,实际是要回归到精致文化的本来面目,回归到它的文化本体,这是总理重提这个概念很重要的内涵。对于精致文化的内涵,我觉得包括了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忠诚等重要特征。”

 

“就生产而论,就不应该把生产者个人的创造性、个人的审美、个人的情趣、个人的技艺、个人对产品的理解,淹没在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之中。当下买方市场的确立,使得绝大部分市场已牢牢把握在消费者、使用者手中,随着消费内容的不断增多,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展,产品的工艺品质、个性内涵、性价比成为关注的重点,越是品质过硬的、越是个性突出的、越是性价比好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占领有市场。”

 

“‘工匠精神’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非物质文化的灵魂,要让每一个生产者都享有应有的尊重和礼遇,让他们有尊严、有地位、体面地生活。我们就是要为工匠正名,要让他们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严,要对他们做新的价值判断,让他们有应有的价值,为社会所取向。同时,‘工匠精神’就应该是大众文化,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核心所在,由此推动人人可以成才。做为工艺美术理论的研究者,做为工艺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者,我们应该率先觉悟,率先参与,率先发声,率先做学术性的、专业性的、理论性的梳理,所以我主张做工匠精神的研讨,要跳出工艺美术各自小的专业领域,在更高的层面上把它讲清楚,既要在‘术’的层面讲‘工匠精神’,也要在‘道’的层面上讲工匠精神。

 

常务副院长吕品田指出,“说到手工艺,其实中华手工艺精神这个里头,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看来,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处世的面对世界、面对工艺的一种充满自信,在天地人三才当中,人傲立于世间的这样一种蓬勃的情怀。同时在我看来,工匠精神还是一种态度,包括严谨认真、刻苦勤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执着坚毅、敬业进取,中国工匠真的是了不起。此外,中国工匠精神还是一种操守,这里头就是我们的志向、我们的品德,我们所遵循的,工匠们从来遵循的一种道德原则。总之,我觉得我们的工匠精神还有更多的丰富内涵,我在这儿只是谈一点我个人的粗浅感受,大家论文集已经刊集在这儿,已经对工匠精神有了充分的研究和认识。我想这样一种学术探讨、学术研究本身也是我们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沙娜先生在发言时说:李克强总理提出工匠精神传承,我们现在提出要传承工匠精神,这个提法令人兴奋,尤其我们搞工艺美术的特别感觉到高兴,因为工匠精神里头,工艺美术深含着工匠精神,工艺美术体现了工匠精神。但是我一想我们光谈精神还是不够的,只能重视精神,那仅仅是心态上,我们在精神上的一种追求、一种要求,但是如果没有措施,没有体制的保证,是难以兑现我们所要发挥的精神。原来我们觉得工匠有点贬义词,现在大家高兴了,不是贬义,是很重要的一个认可的名称。

 

清华大学教授、北京泥人张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錩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师殷秀云、周锦云、刘雍、孟永国以及院内外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舆论等方面为弘扬工匠精神作出积极改变建言献策。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