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刺绣研究所应邀考察宁夏回族刺绣
——根据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6-07-19消息编辑
回族刺绣不仅是一种图案艺术,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回族人民对美的不断追求,是回族群众独特的精神标识。它以其古拙朴素的工艺,明快艳丽的配色,浓厚的民族特点在回族妇女中代代相传,深受回汉群众的青睐。
自2007年以来,宁夏以项目传承人为中心,在全区相继建立了5批62个保护传承基地(点),其中刺绣保护传承基地(点)13个,大力扶持民间传承、启动实施“教育传承”、鼓励生产性保护传承,回族刺绣传承、保护、发展成效显著。但相当部分回族刺绣传承人的综合文化修养、设计创新能力弱,刺绣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刺绣传承人秉承传统、不失其本、改良技艺、提高品质,更需要让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刺绣技艺,让传统刺绣技艺走进现代生活,使历史悠久的回族刺绣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生机。为此,立足于增强其传承保护能力,开拓生产性保护思路,宁夏回族刺绣培训班于2016年7月12-14日在宁夏文化馆二楼报告厅开班,吸引了全区近百名刺绣传承人、刺绣爱好者、非遗专干参加。
宁夏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万亚平,宁夏文化馆馆长、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马慧玲等出席了开班仪式,同期举办了“锦绣回乡——宁夏回族刺绣精品展”。
7月13日,宁夏文化厅、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邀请来自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张小华所长、苏绣传承人牟志红老师、资深技术专家徐肖勤老师为宁夏刺绣传承人进行指导培训。三位老师分别从刺绣文化产业发展、苏绣文化与技艺等不同角度,对刺绣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提高宁夏刺绣传承人的审美、设计、工艺水平、开拓回绣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启发指导作用。
7月14日,专家一行前往海原县实地考察了刺绣产业园传承发展状况,对产业园规划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建设性意见。
在此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阮教育接见了苏州刺绣研究所三位老师。海原县人民政府与苏州刺绣研究所签订了创新创意战略合作协议。